2009年9月,聽奧開幕,在台灣。

當時,花博還在醞釀,範圍都還沒圈好、一朵花都還沒種下去,我卻為了一句不知道會不會實現的承諾,我好好的把聽奧開幕票根留了一年半。(下圖左聽奧、右花博)

 IMG_0236 IMG_0634

七點半,夢想館的票就發完了,需要領預約票的還有真相館、名人館、養生館,三個沒有做什麼功課的人,八點半就擠在進場的人龍中,打算轉戰真相館。

我拿的是聽奧的票,所以和他們分開排,本來還很沾沾自喜這個隊伍跟電子票的比起來相對短,但沒想到使用電子卡的速度如此快,我們幾乎是同時間進到園區內的。

因為害怕拿不到預約票,一進場我們就死命的衝 (快斷氣了),結果拿到首場,9:30,這個時間很尷尬,因為也沒有buffer先去拿別館的票,只好乖乖的排隊進場。

 IMG_4044 IMG_4043

真相館主要是土石流的宣導,重點是一部十幾分鐘的3D動畫,看的過程只有一個感想:『靠,太over了!』(我就不破梗了)

看完之後有點沉重、也有一些省思,我又想到陳文茜導的那部 ±2℃,但也對於自己的渺小感到無力,我們一邊畏懼著這些大自然的反撲、卻也一邊恣意的揮霍浪費我們習以為常的資源。

哎,人怎麼樣都學不乖。

走出真相館覺得有點好笑,不懂自己為什麼要以奔百米的速度進到一個讓自己瞬間悶掉的館,哈~ 不過這個真的也還蠻值得來看看的,除了教育上的意義之外,我也對於整個3D動畫的品質感到驚艷,不管是劇情、人物設定、畫風、配音、3D效果,真的都蠻不錯的,讓我對太極印象深刻。(哎,也不禁讓我聯想到某部號稱斥資4億的愛與冒險的動畫…,真的,不能比。)

IMG_0638

 

另外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最後參觀的遠東環生方舟,這是展場內唯一一個民間企業規劃的。環生,指的是環保、生態,他的外牆全是由保特瓶堆砌而成、裡頭的座椅是由利樂包加工而成,當初他們在愛買大規模的回收寶特瓶 (我也在其中貢獻了三十幾個保特瓶喔!!),就是為了加工後重新利用,製成大中小三種尺寸的六角蜂窩型寶特瓶,再利用寶特瓶上特殊的卡溝設計互相組裝在一起,減少黏著劑的使用。

IMG_0724 IMG_0727

整棟建築也是經過很多巧思的,他標榜很巧妙的運用到風、水、光,這三個大自然的禮物。先是整個建築物的方位剛好可以讓東北季風的風灌入,加上他是半開放式的建築設計,所以不用用到空調;走進建築物就可看見一排水耕的 銅錢草,其實除了造景之外,主要是用來過濾雨水中的雜質,讓流進池子裡的水是乾淨的;而部分半透明的天花板、和透明寶特瓶的建築本體,也可以大量的減少白天的開燈量,整個就是省電節能又減碳!

    IMG_0725

除了善用自然光之外,晚間也可以看到他建築的本體非常的閃亮,但其實只用了四萬盞LED燈,搭配著保特瓶的折射效果,綻放出好幾倍的光芒。LED燈的放置方式也很有趣,就像是把瓶蓋打開、把燈塞進去,搭配著架在其中的鐵網,好像也順便增加了建築物的剛性。

IMG_0723 IMG_0728

他也考慮到這些建材的重複使用性,像是建築的鋼架,就沒有焊接或黏著,一樣是用卡榫的方式,讓展期結束拆毀後,還是可以利用;而搭建時蓋的鷹架,也被拿來當作畫架,一整個什麼都不浪費;但我最好奇的還是,那些我所捐出來重製的保特瓶所搭建的外牆,拆掉以後要怎麼重新利用呢?

除了這些環保的硬體設備以外,展館裡面也有一些柔性的展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們拿一些這種六角寶特瓶讓亞東醫院的小病童在上面塗鴉作畫,然後把它拼成一座牆,讓參觀的民眾可寫一些鼓勵打氣的話投進去,在展覽結束後再拿給這些小朋友,讓他們感受社會的溫暖,當然,這當中也不乏有一些名人鼓勵他們的字句。

IMG_0730

看完整個展館,除了對這些設計感到很用心、很讚嘆之外,雖然在某方面他算是競爭者,但我還是不由得的想要佩服他們,怎麼可以把關係集團的各項資源整合的那麼好,更重要的是讓各集團都有曝光的機會,整個企業形象就是大加分…,真的是太強了,看來敝公司還是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啊~~

gnaf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了不知道會不會用到的雨備,我k了一整天的高更,這次特地借了蔣勳的有聲書,但因為時間太短,我也只是大略的聽一下CD、翻一下書,可是,卻意外的讓我感到沉重。

image

隨便google一下,看到的高更就是這樣一篇黃澄澄的、很鮮豔、很熱帶島國的image,很難想像畫風那樣熱情的人,為什麼會和梵谷的割耳朵事件有關;也很難想像,這樣畫風的樹立,背後付出的究竟是什麼樣的代價。

看到這種樸實的創作題材、豪邁的用色,我很訝異高更以前其實是在金融業上班的,因為感覺他應該就徹頭徹尾是個浪子,沒想到他以前不但小有成就 (以世俗的眼光來看),而且有個漂亮又出身不錯的老婆,這老婆還幫他生了五個小孩,可是高更為了追尋他自己的創作之路、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他毅然決然放下這一切 (與其說放下,不如說拋棄吧),越跑越遠、後來跑到大溪地去感受生命 (?!)

到了熱情的島國,他被那種原始的樸質所感動、被那種野性的生活所吸引--人們 (特別是女人們) 不用用華麗的妝飾裝飾自己,甚至她們不穿衣服也能很自然、很自在。最後他也先後在那裡娶了兩個 (以上?!) 的妻子,說娶也怪怪的,因為在那個社會並沒有娶的儀式,重點是這兩個都只有十三、十四歲…。

我不是個評論家,我沒辦法說出他的畫到底厲害在哪裡;我不是個藝術家,我不能理解為什麼要創作就要走上孤獨之路。但我是個人,而且勉強可以算是個現代人,所以我能體會當一個人被忙碌、被功利、被比較、被逼著追求一堆自己不知道有沒有意義的事情時,會想要離開、想要出走;但我也是個女人,我完全不能認同他拋妻棄子的行為,特別是他在外地娶了別的女人,居然還寫信回去跟他元配講 (沒離婚喔),而且還附上插畫!羞辱人也不是這樣的吧?! 氣!(對啦對啦反正我就不是藝術家我不能體會也不想體會啦,哼!)

高更眼中的 "美",的確值得我們去重新省思,究竟我們的省美觀是不是過分的被汙染了?我們覺得鑽石比花美,是因為鑽石比較貴,我們用金錢汙染了美;我們覺得白皮膚比黑皮膚美,是因為白種人有工業革命發展的比較快,我們用種族汙染了美;我們覺得穿時髦的衣服比穿一塊花布美,我們用人訂出來的潮流汙染美…

他愛上大溪地,我可以體會,因為我也曾經想要去澳洲流浪、或是幻想自己去深山裡面教原住民小朋友,這是出於對現在生活的反叛和抗議,因為被一些莫名其妙的標準釘得亂七八糟,所以想要返璞歸真;當然也有一群人比我成熟的多,是為了真的看到當地人的需要、真的想要幫助他們,像一些醫生放棄高薪工作,到偏遠地區去開小診所…。

但是他在那裏流連忘返,卻完完全全只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的夢想、為了自己的創作,有沒有想過他老婆,跟他的時候並不知道他是這樣的浪子,跟他的時候以為他很穩定、很正常、收入很好、可以過一輩子,可是就那麼突然,老公就收拾行李跑掉了,留下五個小孩給她照顧,我真的一邊聽CD一邊覺得很難過跟不捨、還有害怕。

到底有沒有什麼是高更一定要帶著走的啊?

如果莫內能夠選擇,我想他第一個要捍衛的就是他的妻子,卡蜜兒。我想起蔣勳曾這樣形容:「好像沒有了卡蜜兒,莫內就不想畫畫了。」但是莫內辦不到,因為卡蜜兒死了。

可是高更呢?

其實就我看到的高更作品,我最喜歡的並不是在大溪地的那些有名的創作,而是他還在法國的時候,畫梅娣和前三個小孩在院子裡面的那個作品,他傳達給我的是那種幸福和安詳的感覺。

image

我真的得承認我的視野是很狹隘的,因為我開始為高更覺得可憐,因為他沒有遇到真正的愛情。偉大的創作,莫內在晚年平淡的隱居生活就做到了,但高更卻要拋棄一切、把自己弄得很孤獨很可憐才做得到。好吧,我是個狹隘而且對人不對事的人,當我不欣賞這個人的生命,我就沒辦法好好欣賞他的作品,不講了,再講會被他的fans打。

蔣勳口中的高更,提到了雖然他是法國人,但他卻很痛恨法國這個殖民的侵略行為,抹煞了他們原有的文化和藝術,好像帶著一種很強的優越感,想要去教導對方 "好的" 跟 "不好的",有點像政府當初也逼原住民要跟一般人一樣有個漢化的姓跟名。

去反思傳統,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我也同樣覺得,刻意的不殖民、刻意的不影響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文化…,同樣也來自於那固有的莫名優越感。

為什麼,你自己就可以到大溪地去感受不一樣的生活民情?你可以吸收東方藝術帶給你的創作靈感和撞擊?你認為這樣會激盪出更多不一樣的火花?

但是,你卻刻意的禁止外來的文化流入大溪地,是因為認為這樣會汙染他們的故有傳統?是因為不相信他們從中也可以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

 

這樣的思想,究竟是解放,還是禁錮?

gnaf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每次臨時想出去玩都不知道要去哪,還是來列個旅遊清單,把朋友分享的、自己路過看到的景點記錄一下,有機會再去:D

啊... 有景點可以推薦的捧游們,也請不吝跟我講喔!!

DSC_0187

gnaf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Feb 06 Sun 2011 23:53
  • 密碼文章 0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一串數字
  • 請輸入密碼:
  • Feb 06 Sun 2011 22:48
  • 告白

傑說,你太善良了,不想要誰受到傷害。

我覺得很諷刺,想當一個善良的人的時候,往往會去傷害到人,
當善良的人當膩的時候,不平的時候,想報復的時候,卻只會傷害到自己,
因為那個你想傷害的人,你已經傷不了他了。

今天看告白,在看到老師手握的那顆草莓糖果的一瞬間,我以為我抓到什麼了,
但我終究把人性看的太膚淺,也輕忽了那真正想報復的轄制力,
愛的力量真的勝過這一切嗎?
那把愛放在表面的,不過是想把自己挾怨報復的行為漂白化罷了,

那故事結束後呢?
他們都真的學到什麼了嗎?
生命是重的還是輕的,還是有人重有人輕呢?
他們都真的,自由了嗎?

我真的,自由了嗎?

 

 

一想,就覺得自己像笨蛋。

gnaf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熱鬧的鹿港老街上,有一家很有名氣、也相當具有特色的茶館──阿舍茶樓。 一進門第一個注意到的,就是盡頭的那個「正大光明」的擺設,看起來很像古代的朝廷,正中央就是一個金碧輝煌的龍椅,旁邊還有各式各樣的古代的衣服,可以租借來拍照。

DSC_0072

gnaf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鹿港老街很熱鬧、也很有那種傳統樸實的特色,但那畢竟是為了觀光客所堆砌出來的景點,如果想要品嘗鹿港在地人所吃的美食,那你一定還是要到當地人平常逛街、買菜、吃東西的傳統市場──「第一市場」。

第一市場在鹿港的民族路上,而在市場中段的地方,有一間小店,只賣一種東西,但客人永遠是絡繹不絕,那就是「蚯蚓龍山麵線糊」。初次看這塊醒目的招牌,都會有很多人不解,為什麼要叫「蚯蚓」龍山麵線糊?是因為麵線一條一條的顏色和形狀都像蚯蚓嗎?並不是這樣的!其實答案很簡單,那就是──老闆的外號叫作蚯蚓。
DSC_0003

gnaf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六合齋牛舌餅也是來鹿港必吃的道地名產之一,說到六合齋牛舌餅,真的是「巷仔內」的美食,只有內行人才會找到的傳統老店,連在地人都喜歡的古早好味道。DSC_0155  

gnaf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又濕又冷的天氣,在家裡悶了好幾個周末了,
今天主日的時候不知道哪來的靈感 (阿妮這句話好好用喔),
我決定要去北投泡溫泉!而且還是從桃園出發,哈哈~

因為是臨時起意,我的包包裡只有錢包、快沒電的手機、和聖經@@,
到了北投之後,先找到了朋友提過的綠建築圖書館,
原來這間圖書館上次有經過,但是他外表真的太像咖啡廳了,所以上次整個忽略他~

IMG_0563

這次想說難得來,進去參觀一下,
很特別,整棟都是木建築(裡面不給拍照啊),位置蠻多的、人也不少,
附近居民來這裡看看書真的是不錯的享受。

我因為不想要舉止太像觀光客,所以我很做作的坐在那裡看了半小時的書,
我看的是施以諾的作品,他是我最近才注意到的一個作家,身兼作家、大學教授、心理治療師三職,
他的文章都很短、寓意都很長,裡面有兩篇我印象特別深刻。

 

「悔改才是成功之母,失敗只是成功的外祖母」
這篇講到有人一錯再錯、一錯再錯,如果只是失敗而不悔改,那就不會成功,
失敗,有時會讓人謙卑下來,謙卑下來承認自己的不對,才會悔改,
後悔,加上改變,就會生出成功來!
所以失敗生悔改、悔改生成功,這個觀念我喜歡。

另外一篇是他朋友好奇他為什麼叫「以諾」,他回答以諾是聖經創世紀上的人物,他爸希望他效法他,
然後他朋友就很可愛的去翻聖經,然後跟他說:「真的耶,聖經上真的有一個人叫以諾耶!」
「就是那個與神同行 (ㄏㄤˊ) 三百年的那個!」
以諾先是一愣,然後爆笑出聲:『拜託,是與神同行 (ㄒㄧㄥˊ) 啦!』

然後他就開始思想,是不是有些時候,我們並不是在追隨神的腳步,與神同行 (ㄒㄧㄥˊ),
反而是想取代神的位置、想要與神同等,而與神同行 (ㄏㄤˊ) 呢?
多少人說著 "神感動我怎樣怎樣...." ,但其實是想滿足、想達成自己想做的事呢?

 

看到了幾句想看的、對我有益的話以後,我滿意著此行沒有白來,所以就踏出圖書館,繼續往前,

我喜歡一個人走在郊區吹著冷冽的風的淒涼感,至少今天很喜歡,
今天是我第一天立志要帶著好奇心探索世界,總不能第一天立志就做不到吧。

兩旁林立著許多溫泉,但不知道哪個好,
最後看中一間很老式的建築,看起來歷史很悠久,好像很厲害的樣子,叫做「瀧乃湯」。

 IMG_0564 IMG_0567 

聽櫃台人員一講,才知道他真的是個很傳統古老的浴室 (不要懷疑,他真的是浴室!),
裡面也不大,進去東西就放最裡面的大櫃子上,當然沒有鎖那類的現代化設施,
其實也不太需要,裡面就那麼丁點大,擔心的話自己多注意便是。

剛開始泡的時候,其實我真的很生氣耶,因為裡面真的他X的很燙!
我已經算是普通耐熱的人了,可是在那個池子裡面我沒辦法泡超過三分鐘!
而且是連只有腳泡在裡面也沒辦法!

本來還想說人那麼多,池子長寬大概只有各2公尺怎麼夠,
沒想到真的超夠的,因為大家都泡一下就要上來休息,反到是 "陸地" 比較不夠站@@

然後我就一直很痛苦,因為在岸上會冷,但是下水太熱,我就只好一直舀水澆自己,
但是因為不能一直泡在水裡享受恆溫的美妙,所以我整個人的奇檬子就一直很不舒服,
而且還多次泡到頭暈要上岸蹲著以防暈倒!只泡兩分鐘就頭暈耶!那水真的超燙的!
雖然只有90+40元 (40是毛巾的錢,我只有聖經沒有毛巾@@),可是就覺得很浪費!

來這裡的大部分都是媽媽級、甚至是阿嬤級的,
像我這種青春的罵帖大概只有四五個(整場來來去去大概有二三十人次吧),
厚~ 那些婆婆媽媽真的很over,當眾拍打腋下淋巴已經算是最基本、最保守的囉,
還有人給我雙手扳單腳的腳底板,在那裡拉小腿的筋!而且是把腳抬起來的那種@@
還有那個躺在長椅上抬腿的阿桑是怎麼回事@@,我真的很想跟他們說,我不太有興趣看這些T_T

可是因為覺得很浪費,所以我一直不打算走,想說我就耗久一點、多泡幾次,
待久了、大部分的時間又只能在岸上觀望,
我就想說,反正什麼該看的不該看的都看了,還有什麼不能聊的,
我就開始和隔壁的阿姨聊天,他說他是萬華人,大概一個禮拜來泡一次 (也太常來了吧),
後來他跟我說,後端是出水口比較燙,叫我去前端泡,
我連連點頭說好,但泡下去也只想大吼:『阿姨你給我騙!』
我真是好傻好天真,明明就指有四平方公尺的大小,怎麼期待有溫度上的差別呢?

還有一個阿姨說我很眼熟,我們就聊起來了 (阿姨你不是用這招把妹的吧…),
我說我第一次來,而且是路過隨便選的,她說她公司在附近,下班常來,
又說這裡的水質很好,不像很多都是用 "循環水" 的,
聽她這麼一說,我先前對 "好燙" 的憤怒就有比較釋懷了,畢竟他也真的是個 "好湯" ,
我也覺得這個水質還不錯,還蠻滑的,而且又便宜。

下次知道了,一定要自備毛巾、盥洗用品 (洗頭不太方便,只有兩個冷水龍頭,沒有蓮蓬頭),
改個天 "靈感來" 的時候,再來北投晃晃吧。我已經瞄準下次要去逛一個原住民的什麼館了。

 

其實今天會那麼衝動,除了是這幾個禮拜悶太久了之外,
也是我期許自己能夠多去體驗更多事的開始,

最近一直在想互補和相似的事,後來覺得,
與其找一個探索外在的人帶我去探索世界、但自己內心有一塊地方他碰不到,
不如自己也成為那個探索外在的人,然後和探索內在的人一起探索心裡的世界,
畢竟,改變自己比較實際,

畢竟,沒有人可以改變另一個人,除非那人願意被改變

是啊,我就是那麼貪心,我兩個都要,
所以我現在要付上代價去改變自己了。

我知道很難,所以我謝謝每一個為我加油的人:)

 

 

套句劉軒的話:我不要當XXX第二,我要當葛那菲第一!

gnaf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她先為著我的需要替我禱告、我再為著她的需要替她禱告,
結束後,她把她的椅子轉正,她原是坐在我前頭的,然後大夥又唱了一次那詩歌…

我突然,很想哭,很想很想很想很想很想哭…

 

我想到有一次住牧師家,牧師把他那對雙胞胎兒子叫去,說:
「你們兩個過來,我要為你們明天的比賽禱告。」
他們在廊子低著頭就開始禱告,我在房內聽的很是感動,
不是內容說了什麼,而是我在想,

我有沒有哪天,可以等到我父親為我禱告呢?

 

這一路走來,我常常會覺得很孤單的,沒有什麼親密的朋友可以併著肩一起努力,
當我受傷、軟弱、跌倒、站不起來的時候,沒有辦法開口叫誰來扶我一把。

今天台上的人提出兩兩互相代禱時,我愣了一下,
特別是對方問我:「有什麼需要要我替妳禱告的嗎?」我愣了更大一下,
因為我已經失去這種傾訴的能力,很久了,
我已經習慣隱藏自己,很久了。

 

當再唱一遍詩歌的時候,我的心情是很激動的,

我想到幾年前還沒信主的時候,文常會在電話裡對我說:「我可以為妳禱告嗎?」
每次他在電話那頭為我禱告,我都在電話這頭泣不成聲,
不是因為我相信神有能力可以怎樣的,我說了當時我還沒信主,

而是我感受到這個為我禱告的人,他真的很關心我,
我又不是他的誰,他為什麼要關心我?
更奇怪的是,為什麼他禱告的內容都是我很想要的?
為什麼他會關心我關心到知道我要什麼?

 

每個人都需要被關心、被了解、被愛,
而且,需要 "知道" 他被關心、被了解、被愛。
我有時候會關起門來,在內室為你們禱告,
但我也希望有一天我能夠鼓起勇氣對你們說:『我可以為你禱告嗎?』

Hey, free pray!

gnaf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一串數字
  • 請輸入密碼:


竟要個性相似比較好,還是互補比較好呢?

有一個朋友告訴我,他以前的交往對象跟他很像,
背景很像、個性很像、喜好很像、思考的方式很像...
一個人說好的東西,另一個人八九不離十也會贊同,
一個人覺得很醜的東西,另一個人看了也會皺起眉頭。

『這樣不是很好嗎?』我不解的問著,『那你們為什麼要分手啊?』

「我覺得這樣很不好,我不想要以後就朝一個方向一直走下去,沒有其他可能性,這樣很可怕!」

然後他繼續說著,後來他遇到一個和他完全不一樣的人,
因為背景不一樣,所以思考的邏輯、思考的方式南轅北轍,
後來又造成了很多衝突、很多爭執,很難溝通。

『................』我一整個無言,我還是不懂,遇到一個跟自己很像的,哪裡不好?

 

一直到我最近看了一個節目,是一個談話性節目,有一集邀請了共事的夫妻三對,談他們共事的經驗,
我必須承認,這三對夫妻的相處模式,我並不是都十分認同,
但是連同主持人共四對夫妻,他們都提到了他們個性中 "互補" 的一面。

然後我就開始陷入一個人深思的壞習慣,想了一整個禮拜,到底是相似好呢?還是互補好呢?

 

 

天,有一個朋友把長官送的好吃蛋糕放在冰箱裡一個禮拜忘記了,
說真的我有點生氣 (拍謝啦,我明知道你會看到,我還是要說我當下有點生氣),
因為我是個很討厭 "浪費" 的人,我不喜歡總是有人把食物放到過期、點了一堆菜然後吃不下...,
而且他們都能不痛不癢的就把這些食物丟掉,我不喜歡!

他猛然想起的那一刻,我沒有講話,
因為我知道我話一出口一定就是抱怨、一定就是:『吼,你每次都這樣!』
但其實我也不是沒有過,其實也沒什麼資格說別人...

然後我就想,如果他跟一個也會忘東忘西、把東西放到過期的人湊一堆,那會怎樣?

那他們就不會互相抱怨,因為他們都會忘記、而且他們都能丟的不痛不癢,
可是,他們就要每個月都清一次冰箱,每個月都丟掉一堆東西。

 

同一個人,今天也說我很兇,
因為今天我在思考一些工作上的東西,當我需要 "思考" 的時候,我很討厭被打斷,
他要我協助他處理他一時大發熱心幫別人團購,後來分贓分不攏的事,
我因為頭腦被一堆介面、資訊源、功能所塞爆,所以很不耐的一邊抱怨一邊弄,
加上旁邊還有一個人在等,我就更緊張,我討厭這種不關我的事卻搞得我很緊張的事…
(這樣講起來我好像真的對你很兇喔,對不起啦,相較之下你真的對我超有耐心的~~)

後來那人等不及,先走了,這件事也就被擱下,沒有繼續弄了,
我回頭繼續埋首我的工作,但我那時也想著,其實我的確比他擅長處理這種事,
如果這件事情發生在我不忙的時候,我一定可以很快的幫他完成這種瑣事。

 

爆了這人兩次料,不是要抱怨他、或是自己覺得自己有什麼了不起,
我不知道要吃什麼的時候,撒個嬌他就會想;我不曉得要買什麼的時候,耍個賴他就會決定;
不舒服的時候,哀嚎一下他就會陪我看醫生;逛街的時候,什麼都不用做他就會回家翻衣櫃拿圍巾送我。

我只是要說,互補個性的人,有時候會讓人很抓狂 (我相信他也對我某些脾氣很抓狂),
有時候會讓人很輕鬆 (因為可以不用處理自己不想處理的事)。

但兩個人相處,如果只是停留在 "互依共存" 的關係,那就不健康了!
例如我優柔寡斷所以總是你幫我做決定、或是你不夠細心所以我總是幫你善後,
這樣就不健康了!

因為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決定負責,所以可以詢問別人的意見,但應該參酌後自己決定、自己負責;
自己沒辦法做到的事,也不該信誓旦旦的想說先答應再說,然後再來忘記、或是沒時間。

 

我要說的是,兩個個性互補的人不應該是互相依賴,而是要互相學習
我學學你多點耐心、你學學我先思考再行動,然後兩個人一起成長,我覺得這樣比較健康。

 

 

幾天跟同一個人逛街的時候 (你看我的網誌你出現好多次喔!),他問我喜歡什麼樣的圍巾,
我說,如果我選的話一定會選花一點的啊,但其實有時候圍你那些素的圍巾,我也覺得蠻好看的。

我以前逛街有一個習慣,就是買衣服很喜歡問朋友的意見,
所以跟不同的朋友出去,常常就會買不同風格的衣服回來。

或者是,我也很喜歡一些姐妹們送我一些他們不想穿或穿不下的衣服,
一定會有一些我也沒有辦法駕馭的,就會再轉送或是壓在櫃子裡,
但我喜歡的,是我可以試到一些擺在架上我不會想要買,但穿起來卻還不錯的衣服。

 

我自己覺得,我是一個比較偏向往內探索的人,
舉個例來說,如果和朋友去到一間沒有去過的茶坊喝茶聊天,
我的重點就會放在那個好久不見的朋友身上,想知道他的近況、他的心情,也想討論自己的心情,
但有一些往外探索的朋友,會把重點放在這間沒有去過的茶坊,
有什麼歷史、有什麼新奇的茶具、有什麼好喝的茶、有什麼特別的機關...

這樣不同的兩個人,相處起來一定有許多的挫折,
一個人想要談心的時候,情緒都還沒醞釀好,另一人就不知道跑去哪裡玩耍了,
看著別人玩耍也沒什麼不好,至少那個人開開心心的,
但你就會覺得心裡有一塊什麼沒被碰到,人總是渴望自己被了解的。
(也許這種渴望也是出於神,因為神是多麼的希望我們可以了解他的心意、他的愛。)

一個人看到新奇的東西想要分享的時候,興沖沖的過去,卻碰到另一人板著一張臉,
看別人若有所思真的很討厭,那乾脆不要管你自己在那裡鬧脾氣,我一個人玩,
但一個人玩總是會有點寂寞,人總是渴望能夠分享,也許分享也出於渴望被了解。

 

那麼如果,內在探索的人就跟內在探索的人一起,探索外在的人就跟探索外在的人一對呢?

就把他假想成,如果有兩個我在相處,會怎樣。
一開始應該會很開心吧,遇到知己了!一定有很多話題可以聊的!
而且看法都一致,很能體會對方想法、很願意花時間在交換彼此看法...

那如果遇到一個牛角尖呢?

可能兩個人都鑽進去了,灰暗了、迷惘了、退縮了、害怕了、不知所措了...
就像inception裡的兩位主角,一直在探索夢中夢中夢中夢中夢中夢中夢中夢中夢...
不知道下到哪一層了,回不來了!
等到哪個人突然清醒,卻已經拉不回脫軌的急駛列車了。

 

兩個都探索外在的也是,
追求玩樂、追求體驗不同的生活、追求成就感、追求名利、追求金錢、追求一切看的到的東西,
會不會回過頭才發現,只要失去健康,這一切都可能一夕崩解?
會不會努力大半輩子才發現,自己窮的只剩下錢?
會不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覺得孤單覺得寂寞覺得冷?

好吧,也許不會,因為他們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的 "感受" 是什麼。

 

 

兩個不一樣的人擺在一起,有時候是一種祝福
如果能用一顆健康的心態去看待的話,
如果比較擅長的一方願意停下腳步等等對方的話,
如果比較不擅長的一方願意跨出腳步跟上對方的話,
一定可以在彼此身上學到很多的、一定可以看到更多自己沒發現過的世界的。

但也不是說,互補的兩個人,只要有決心、肯努力,就一定會鳥語花香直到天堂的,
我認為,只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共同的方向、共同想努力的事,還是很重要的,
也就是,這兩人身上一定要有某些相似處。

兩個人都希望孩子好,但是看法不一樣,那就互相討論、彼此學習,
兩個人都堅持維持婚姻,但是衝突不斷,那就互相包容、彼此成全,
方法可以不一樣,但方向要相同,要先同心、才能同行,當然,過程還是會很辛苦。

如果一個人想努力給孩子完整的家、一個人為了賭博不惜傾家蕩產,
那除非一方改變,否則很難有什麼好結局的。

 

要努力的時候,想想自己為何而戰?
決定放棄的時候,也問問自己,為何不戰?

gnaf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一串數字
  • 請輸入密碼: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回覆你的測驗結果,我就把密碼告訴你XD
  • 請輸入密碼:

我們常常很用心、很用力的去愛一個人,但對方卻感受不到,情人之間如此、親子之間亦然。那麼,你可能是用錯了愛的語言。

我三年前就看過Gary的愛之語,他說到每個人能感受到「愛」的方式不一定相同,他歸納出了五項。

在我們期望別人用我們想要的方式愛我們之前,我們要先了解,我們自己想要的方式是什麼!最近發現他的另一本類似的著作裡提供了一個簡單的測驗,大家可以測看看,看你是說哪種「愛的語言」的人。

 


【單身愛之語測驗】  單身愛之語,蓋瑞‧巧門 著,柯美玲 譯,中國主日學協會 出版

這個測驗包括三十道題目,每一道題目都有兩句話。仔細讀這兩句話,從中選出最能反應你想法的句子。有些題目可能兩個句子你都想選,不過還是請你只選一個,以便測出更精確的結果。完成後,再回頭統計你所圈選的英文字母各有幾個,就能得出你是哪種「愛之語」。


1.
我喜歡收到寫滿讚美與肯定的小紙條。。。A
我喜歡被擁抱的感覺。。。。。。。。。。E

2.
我喜歡和在我心目中佔有特殊地位的人獨處。。。。。。B
每當有人給我實際的幫助,我就會覺得他是愛我的。。。D

3.
我喜歡收到禮物。。。。。。。。。。。。C
我有空就喜歡去探訪朋友和所愛的人。。。B

4.
有人幫我做事,我就會覺得被愛。。。。。D
有人碰觸我的身體,我就會覺得被愛。 。。E

5.
當我所愛、所景仰的人攬著我的肩膀,我就會有被愛的感覺。。。E
當我所愛、所景仰的人送我禮物,我就會有被愛的感覺。。。。。C

6.
我喜歡和朋友或所愛的人到處走走。。。。。。。。。。B
我喜歡和在我心目中有特殊地位的人擊掌或手牽手。。。E

7.
愛的具體象徵(禮物)對我很重要。。。。C
受到別人的肯定讓我有被愛的感覺。。。A

8.
我喜歡和我所喜歡的人促膝長談。。。。。E
我喜歡聽到別人說我很漂亮,很迷人。。。A

9.
我喜歡和好友及所愛的人在一起。。。。。B
我喜歡收到朋友或所愛的人送的禮物。。。C

10.
我喜歡聽到別人接納我的話。。。。。。。。。A
如果有人幫我的忙,我會知道他是愛我的。。。D

11.
我喜歡和朋友與所愛的人一起做同一件事。。。B
我喜歡聽到別人對我說友善的話。。。。。。。A

12.
別人的表現要比他的言語更能感動我。。。。。。。。。D
被擁抱讓我覺得與對方很親近,也覺得自己很重要。。。E

13.
我珍惜別人的讚美,盡量避免受到批評。。。。。。A
送我許多小禮物要比送我一份大禮更能感動我。。。C

14.
當我和人聊天或一起做事時,我會覺得與他很親近。。。。。。。。。B
朋友和所愛的人若常常與我有身體的接觸,我會覺得與他很親近。。。E

15.
我喜歡聽到別人稱讚我的成就。。。。。。。。。。。。A
當別人勉強自己為我做一件事,我會覺得他很愛我。。。D

16.
我喜歡朋友和所愛的人走過身邊時,故意用身體碰碰我的感覺。。。E
我喜歡別人聽我說話,而且興趣十足的樣子。。。。。。。。。。。B

17.
當朋友和所愛的人幫助我完成工作,我會覺得被愛。。。D
我很喜歡收到朋友和所愛的人送的禮物。。。。。。。。C

18.
我喜歡聽到別人稱讚我的外表。。。。。。。。。。A
別人願意體諒我的感受時,我會有被愛的感覺。。。B

19.
在我心目中有特殊地位的人碰我的身體時,我會很有安全感。。。E
服務的行動讓我覺得被愛。。。。。。。。。。。。。。。。。。D

20.
我很感激在我心目中有特殊地位的人為我付出那麼多。。。D
我喜歡收到在我心目中有特殊地位的人送我禮物。。。。。C

(加油啦!! 剩10題,不要放棄!!這真的是個很棒的測驗!!)

21.
我很喜歡被人呵護備至的感覺。。。B
我很喜歡被別人服務的感覺。。。。D

22.
有人送我生日禮物時,我會覺得被愛。。。。。。。。。。C
有人在我生日那天對我說出特別的話,我會覺得被愛。。。A

23.
有人送我禮物,我就知道他有想到我。。。C
有人幫我做家事,我會覺得被愛。。。。。D

24.
我很感激有人耐心聽我說話而且不插嘴。。。。。。B
我很感激有人記得某個特別日子並且送我禮物。。。C

25.
我喜歡知道我所愛的人因為關心我,所以幫我做家事。。。D
我喜歡和在我心目中有特殊地位的人一起去旅行。。。。。B

26.
我喜歡和最親近的人親吻。。。。。。。。。。。。。。E
有人不為了特別理由而送我禮物,我會覺得很開心。。。C

27.
我喜歡聽到有人向我表示感謝。。。。。。。A
與人交談時,我喜歡對方注視我的眼睛。。。B

28.
朋友或和所愛的人所送的禮物,我會特別珍惜。。。C
朋友和所愛的人碰觸我的身體,那種感覺很好。。。E

29.
有人熱心做我所要求的事,我會覺得被愛。。。D
聽到別人對我表示感激,我會覺得被愛。。。。A

30.
我每天都需要身體的接觸。。。E
我每天都需要肯定的言詞。。。A

 

唉呦恭喜,我當初測到一半也很想放棄,但你做到了!!

現在回去計算你有幾個A、幾個B、幾個CDE,得分越高的,就代表那種表達方式越能讓你感受到愛。有的時候我們不見得只講一種語言,你可能有兩三項分數都偏高,那就代表那幾種對你而言都重要。

答案揭曉囉!






。 

A:肯定的言詞        
B:精心的時刻        
C:接受禮物        
D:服務的行動        
E:身體的接觸

各種愛之語所代表的意義,可點這裡看全文

"我的朋友們",如果你懶得看那麼多字,我很樂意用我的理解簡單的描述一下,但是我很推薦你們去看這本書,畢竟作者是見過很多世面的婚姻輔導,而我只是一路走來跌跌撞撞不斷的傷害人以及被傷害的傻瓜。如果覺得看電子書很累,我也很樂意買一本送你的,只要這個對你有幫助,但做為回報,我希望能在一兩年之後能聽到這本書對你的影響^^。

至於我的測驗結果嘛... 如果你留言回覆你的測驗結果,我就把密碼告訴你XD (有興趣的也可以猜猜我的測驗結果啊^^)

gnaf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天,在設計展中看到了這樣的產品,主打著只要裝入自來水,在喝的時候經過瓶口的濾心過濾,就可以直接飲用了(不過這樣的產品適不適用台灣的自來水,就不得而知了)。這樣的產品,可以免去人們購買瓶裝水的費用、及對地球的傷害。

濾心是耗材,要更換。

瓶装水滤水瓶

 

心,是言語的過濾器。

當心是甜的時候,說出來的話連自己都覺得噁心,是說似乎也很久沒機會講噁心話了;
當心是酸的時候,說出來的話就像未熟而落的葡萄,酸不打緊,說不準還有蟲蛀;
當心是苦的時候,我不說話,苦水化為眼淚,不想傷害別人、卻讓自己隱身在黑暗裡。

因為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

 

但心不只是嘴巴的過濾器,也是耳朵的過濾器。

當心是酸的時候,別人說什麼,都痛。

 

心是耗材,要更新。

gnaf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國中有一陣子過得很不好。

有一次的作文題目是,「走,出去走走」。

我描寫著有一個小女孩,每天被課業壓得喘不過氣,她不懂,為什麼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不懂為什麼每天有寫不完的功課要凌晨四點起床寫?不懂為什麼每天有考不完的試而且少一分打一下?不懂為什麼小小的年紀和不夠成熟的心智要承受這樣的壓力?不懂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考試?為什麼要進分數很高的學校?不懂好公司的定義是什麼?不懂為什麼要賺很多錢?

(大人們從來沒有解答過疑惑,也許他們也不懂,或是他們覺得也不需要懂。)

有一天,小女孩哭花了臉、散著一頭亂髮、近乎崩潰的倒在我懷裡,嘶吼著她這一堆想不通的疑問。在大人的眼裡,小女孩可能只是叛逆期、愛鑽牛角尖的代表,大家已經拿他沒轍、搖頭嘆息,視她為問題人物。

但我只是靜靜的聽完她的抱怨,我忘記我有沒有給一些具體的答案或解決辦法,我只是柔聲的對他說,走,出去走走,出去散散心,看看這個世界還是很寬闊的,不要陷在自己眼前的問題,不要擔心這樣會浪費時間,出去走走,這樣你的心情會好一點。(說真的,我也忘記故事是怎麼結束的了)

 

我記得我這篇作文拿了85分,不是最高分,最高分是88分。

為什麼我記得那麼清楚,因為這段話國文老師在課堂上公開對所有同學講。她說大部分的人都在描寫大自然的美景,包括那個最高分的,只有我在描寫自己的心境,以一個第三人稱的角度,描述自己心中的疑惑和自我調適的過程,取材非常的特別,老師很喜歡,但因為寫作功力略遜一籌,所以不是最高分。

我在台下呆呆的聽著,心裡因為被誇獎而有一點竊喜,也有點訝異老師居然看得出來我在寫自己,我還以為我很高招的把自己轉換成一個大姐姐的形象 (套一句鄉民的說法,先承認你就是你姐姐吧!),但更多的是期待,期待老師能夠解決我這些疑問,把我帶離這個不快樂的軀體。

 

但期待落空了。

 

最後我還是選擇了轉班,背負了很多師長和同學的異樣眼光,背負了對家人的付出卻無以回報的愧疚感,背負了落在我身上一堆莫須有的標籤,包含以前的老師告訴以前的同學不要跟我聯絡(可能是怕考前影響軍心),包含後來的某科任老師叫我「好自為之」。

新班級的導師,長得高高壯壯,但聲音像小綿羊。選擇那個班級,是因為我堂姐、和我國小最好的朋友都在那一班,還有班導認識我哥哥,其實很多老師都認識我哥哥,他是一個很優秀的學生。轉過去一兩天後,班導特地在上課時間把我帶到禮堂門口和我談話,我不太記得談過什麼,都那麼久了,好像有談到哥哥,好像有問我為什麼要轉班,好像有談到媽媽,我都忘了,但我記得他和我坐在階梯上,用溫柔的小綿羊聲和我說了很多話,最後說,「歡迎來到我們班」。

雖然談話內容我都忘了,我也不確定他能不能了解我的掙扎、疑惑、和痛苦,但我感受到的是「接納」。

 

最近有一個人問我,為什麼我總要覺得別人都不懂我?我又不是別人,怎麼知道別人不懂我?

我歪著頭想了一下,說:『因為如果別人懂,給我的回應卻不能滿足我,這樣不是太寂寞了嗎?那不如覺得全世界都不懂我,還有一點點的盼望,盼望會有懂的那個人出現。』

那個人撇了頭不屑的笑了一下,他不贊同我。

就像那個改作文的國文老師吧,我好不容易盼到一個懂我文字裡面透露出求救信息的人了,她卻沒有即時的拉我一把,給人希望又讓人落空,是很殘忍的一件事,不如當作你們都不懂我,至少我還能有堅強的理由和力氣(這句是無奈的氣話,不健康,不可取)。

 

理解和接納,究竟哪個比較重要呢?

就上述的故事,好像是接納比較重要,可是,好像也不盡然。

把路邊開快車亂鳴喇叭的駕駛當亂咬人的瘋狗,不跟他計較的那種接納,和知道那位駕駛車上有位病危老母,所以急切著要去醫院的那種接納,在心理的感受度是不一樣的。

理解後接納,當然是最好的情況,用不被發現的方式接納人、幫助他站起來,更是一種高竿的技術。

 

不能接納的理解,真的是理解嗎?

 

 

最近心情常會落到這個奇怪的迴圈當中,十幾年了,都沒有長進。

有時候覺得很羞愧,都信了耶穌,不是應該知道耶穌了解我、耶穌愛我、耶穌疼我、耶穌賜平安不加上憂慮嗎?為什麼我還是常常憂憂愁愁,而且是憂憂愁愁在那些還沒信耶穌的人面前。

這是什麼樣的見證?什麼樣的代言人啊?

這樣怎麼說服人家,哎呀,信耶穌真的很好啊,你們一起來信耶穌好不好。

 

最近剛好是聖誕節前,各教會都異常忙碌、準備了一堆活動,包括我自己的教會,就在今天下午,但這是我第一次,沒有邀約任何一個人。

參與過教會那麼多次活動了,雖然說大家通常都會笑笑的敷衍我,但我就算再怎麼不喜歡被拒絕,至少也會在最後一刻發出幾張邀請函。但這一次,我完全沒有邀約任何人。

不是耶穌不好,是代言人不好,沒有資格代言了。(其實,我中計了對不對?!)

 

我想到一個很有智慧的長者,有一次在一起玩牌的時候他說了一句話,「牌好的時候多贏一點,牌差的時候少輸一點」。

我打牌的時候只有一套邏輯,順子先出還是先練單?大老二要不要釘?要不要拆牌?我都照著我腦中的某種程式在運行。其實,我太貪心,不管這手牌如何,我都想要贏,保留了一些王牌,最後害慘了自己。

牌差的時候,就該改變戰略,能丟就丟,大老二給他釘下去,然後出順子、出葫蘆、出pair,能丟就丟,就算最後一張是磚塊3永遠丟不出去也沒關係!就輸一張,拿到好牌的時候再贏回來就好了。

 

我中計了嗎?就當我中計了吧。對不起,上帝,我已經很有被害妄想症的自以為拿了幾年的壞牌了,也許不是牌差,是我駕馭不了這副牌。我好像又把一些王牌緊握在手中了,這些王牌會成為我賠雙倍的鐵證,牌局還有一輪,可以幫幫我少輸一點嗎?再丟個一張是一張。

上帝,幫幫我至少不要輸掉自己好嗎?

 

 

 

 

天啊我好難過。我是說,我又喝了烏龍茶現在還睡不著好難過。

gnaf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結果好像一點也沒有改變,
如果這不是結果就好了,或是就不好了。

我也不知道。

我討厭每一個看起來若有所思其實是在發呆的時刻,
我討厭每一個看起來是在發呆其實若有所思的時刻。

gnaf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一串數字
  • 請輸入密碼:
  • Dec 08 Wed 2010 18:28
  • 距離


 

語言和文字不是用來精準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嗎?

為什麼最後反倒成了讓人口不對心、鋒利兩刃的武器呢?

 

 

 

 

 

到最後,我也不知道我要表達什麼了。到最後,我也不知道我是什麼了。到最後。

gnaf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